當您手上拿著心愛的腕錶,會越來越想要去了解關於它的細節,而當您越來越了解,對它的情感會更加的深厚。雖然下述僅是廣大資料庫中的冰山一角,但今天向各位展示一些腕錶的小知識。
 

機芯-機械錶與石英錶的差異

 

機械錶

 
機械錶是利用發條上鍊後帶動齒輪聯動到擒縱輪而運作,分別有手動上鍊:透過操作錶冠上鍊發條;自動上鍊:藉著手腕擺動而上鍊。
雖有品牌、款式的差異,一般來說手動上鍊只需將錶冠轉到底,而自動上鍊則是配戴滿八個小時即可運作1~2天。
 
時間精準度上來說,每天約會產生±5~20秒的落差,而中古錶則個體差異大,有一天±30秒~2分差異的可能。
 

石英錶

 
石英錶不仰賴發條上鍊,而是靠電池驅動,精準度上較機械錶來的穩定,藉著電力透過石英錶內的水晶打出正確的節奏顯示時間,它會運作到電池沒電為止,依電池的品牌不同約可持續動作1~2年。
 

各部分名稱

 

錶帶

 
為了將腕錶主體固定在手腕上的帶子、鏈帶。
 

錶耳(Lugs)

 
錶殼的一部分,用以將腕錶主體以各式錶帶或鏈帶固定在手腕上。
 

錶殼(Case)

 
又稱為錶身,裡面搭載所有內部零件、機芯和齒輪的箱子,有圓形、四角形等。
 

錶圈(Bezel)

 
錶殼外的保護殼,將錶面玻璃固定於主體的圓圈行部品, 環繞錶盤的外環。
 

錶冠(Crown)

 
傳統稱為龍頭,用以發條上鍊、時間、日期調整。
 

錶盤(Dial)

 
又稱錶面或面盤,以顯示時間和其他資訊。
 

時標(Indexes)

 
刻有號碼、時刻顯示的平面,即指針指向的標誌(如圖案、數字、羅馬數字等),用以顯示時間。
 

材質

 

錶框

 
主要常見有鋁製、鈦金屬、陶瓷、塑膠。
 

錶帶

 
常見材質為皮革、織布、橡膠及金屬。搭配不同材質的錶帶可以營造出不同的氛圍,價格也會有所不同。
 

常見錶框形狀

 
常見錶框形狀有這幾種:正圓形、正方形、長方形(矩形)、橢圓形、靠枕型、酒桶型。
 

常見功能

 

防水功能

 
非防水的腕錶可能會因汗水、雨水或是僅僅的水氣就受到進水影響,對此有疑慮的使用者會選擇防水錶,而有防水功能的款式可因應使用者需求選擇,防水表通常會標示「WATER RESISTANT」或「WATER PROOF」,防水等級分別有幾個參考值。
※抗壓值(單位BAR或ATM)表示防水深度,如:3ATM(3BAR/30米)。
●30m~50m:可對抗汗水、雨水、洗手時噴濺的水等,50m可配戴淋浴(但不可泡澡或游泳),不長時間碰水的日常防水等級。
●100m~200m:可應對短時間的浸泡,游泳、浮潛等水上活動的防水等級。
●200m~:可應對游泳、浮潛、潛水等會長時間浸水的活動。300m以上為潛水錶等級。
 
相信各位一定聽過的潛水錶,它們不只防水,還可以配戴置身海中,可依使用目的挑選您需要的防水等級,防水等級高低當然在價格上會有差異。
 
※錶冠沒有栓好可能會影響防水程度。
※中古錶依使用狀況可能在防水性能上較薄弱。
 

月相功能

 
將月向顯示於錶盤的功能,可以看見上弦月~滿月~下弦月的變化過程,可以知道當日月亮的陰晴圓缺也是一種趣味。
 

 

小錶盤

 
計時碼錶等可以常見,在錶盤內有一個小錶盤。
 
 

計時碼表

 
擁有測速功能等地腕錶。
 
 

GMT(格林威治標準時間)

 
格林威治標準時間的簡稱,GMT功能又指可顯示複數時區的腕錶功能。
 

結論

 
是不是更多的認識帶給您更多的喜愛及好奇呢?而且上述僅是部分品牌腕錶的小知識罷了,相信當您挖得越深,會使您無法自拔地愛上品牌腕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