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無論誰一定有一兩次在電視、電影中看過拍賣場景的印象吧?然而您有聽過世界十大拍賣行的名稱嗎?而他們每年大概又有多少的金額流動呢?


世界十大拍賣行


蘇富比、佳士得、英國大維德拍賣、菲利普斯、中國保利、中國嘉德、德國納高、邦瀚斯、香港恆豐集團拍賣有限公司、香港天都國際拍賣公司為世界時大拍賣行。

而全球三大藝術拍賣行為其中的佳士得(Christie's)、蘇富比(Sotheby's)和菲利普斯(Phillips)。


佳士得Christie's對外消息


世界十大拍賣行之一佳士得Christie's於7/16發布消息指出,2024年上半年度的總銷售額為21億美金,比起2023年同時期銷售額少了22%。
另有消息提到,中國對於高級品的支出明顯下降,對於純美術的產品需求減少顯著,使蘇富比 Sotheby's、佳士得Christie's兩家拍賣行受到影響。


2024上半年銷售量比以往同時期還要低


2023年上半年度實體拍賣與線上拍賣總銷售額為27億美金,而2022年同時期則為35億美金,也就是說2023年總銷售額已經低於2022年同時期23%。
近幾年來,佳士得都有對外發布拍賣會及Private Sale的總銷售額,然而今年未對外公開Private Sale的銷售額。
事實上資料顯示2021~2023年間Private Salev銷售額由8億5000萬美金大幅度減少至4億8400萬美金。


亞洲顧客數明顯減少


佳士得所公布的資料中包含了2024年世界各地的顧客居住地點統計,其中有:
美洲:41%
歐洲、中東、非洲:38%
亞洲:21%
而居住地為亞洲的顧客,2022年原有26%,也就是說2024年相較下少了5%。
對此,佳士得CEO Guillaume Cerutti 在7/16的結算發表的記者會中表示,近兩年市場的狀況持續在艱難中。


年輕世代為低迷中的曙光


在這樣艱難的景況中,拍賣行還是有不錯的消息,就是顧客中以千禧世代及Z世代組成,三成為40歲以下的收藏家,而此數字與去年比例相同,也就是說,擁有250年歷史的拍賣行在年輕世代的心目中仍舊有著不凡的吸引力,收藏家族群中的年輕世代沒有減少。


並非所有領域的拍賣銷售額都低下


儘管藝術品市場自去年以來一直低迷,但精品品市場卻呈現穩定成長的狀態。Altagamma在六月公布的近期報告指出,去年美術品的銷售僅由1%成長到3%,但整個精品產業成長了 8% 至 10%。全球的高級品市場總銷售額推測有6600億美金。
報導指出私人經銷上之所以有了緩緩地增長傾向,是因為在新冠疫情後,收藏家開始尋求更多的實體交流而來。而整體銷售額減少的背景裡,雖然美國市場有漸漸恢復穩定但人們對於支出變得更加謹慎;地緣政治局勢持續緊張以及亞洲市場趨勢「缺乏一致性」等。
大眾對於支出變得更加謹慎,還有局勢上的要素,雖然美國市場有漸漸恢復穩定,但在地緣政治上仍持續不斷有對立的狀態。


美術品的銷售比例原本就沒有顯著的成長


與珠寶和非藝術收藏品等其他規模較小、不斷增長的精品類別相比,藝術品的表現不佳,這可以從巴塞爾藝術展和瑞銀集團的2024年報告中看到:2023年,全球藝術品交易額為650億美元,較疫情前僅成長1%。
美術等傳統奢侈品的成長有限,但豪華旅行等體驗式精品呈現強勁成長,也就是說消費者越來越喜歡在親身體驗上消費而非物品、商品。
造成整體經濟慢成長的一個因素是,「購買藝術品」目前在富裕階層的財務優先事項中排在最後,畢竟「在動盪時期,支出被視為不適當或過度」,顯然不穩定的世界局勢正在抑制積極的消費,這是銷售額停滯的一個主要因素。


總結


整體來說,拍賣行的現況雖有總營業額下降的趨勢,特別是亞洲的顧客群有明顯的減少跡象,但並不是在所有類別都如此,並且這當中卻沒有失去年輕族群的顧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