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定位在專家級裝備的潛水錶,雖以簡單的三個字為它的分類,不過真的要進一步了解時會發現當中許多的差異,讓人難以抉擇。

今天向各位介紹幾項潛水錶基本功能,幫助陷入選擇障礙時的各位一些參考。


所謂的潛水錶特徵


潛水錶顧名思義就是可以用來潛水的功能性腕錶,而多數人會專注在其防水性,事實上為了達到潛水錶的等級還有其他要素,以ISO(國際標準化組織)的基準來說,必須要達到一定的耐磁性能、耐震性能以及能見度,也就是可以對抗海洋的腕錶。

接下來一起來看看潛水錶基本的功能、要素。


防水性能


潛水錶的第一個重點就是它的防水性能,腕錶的防水性以「〇ATM防水」或「〇m防水」標示,大致可分為五種:
飽和潛水防水
水肺潛水防水
日常生活強化防水
日常生活防水
非防水
※ATM為氣壓、水壓。
腕錶的防水性能是以「在靜止狀態可以承受多深的水壓」測量,數字越大代表可以承受越深的潛水水壓,潛水錶的基本可承受最低水壓深度必須達到「200m防水」。
※僅有100m防水不算潛水錶。
擁有200m~1000m以上防水性能的腕錶也可以承受深海潛水的壓力,而勞力士更是研發出了可承受3900m的潛水錶,在平時的生活來說是過度充實的功能。

這樣擁有高階防水性能的腕錶通常會搭配防止逆向旋轉錶圈、排氦氣閥等在潛水時實用的功能設計。

※多數款式會再背蓋上標示「AIR DIVER’S(空氣潛水用防水)」「HE-GAS DIVER’S(飽和潛水用防水)」字樣。


防止逆向旋轉錶圈


為了記錄潛水時的潛水氣瓶使用時間,潛水錶會採用錶圈來量測,若時間測量出問題會影響潛水人的生命安危,而為了避免在使用時錶圈被外力推動,因此擁有防止逆向旋轉的架構,

以前還有雙向迴轉的錶圈,不過現在已很少見,以單方向旋轉式的「防止逆向旋轉錶圈」為主流,多數設計都將錶圈材質、顏色與錶盤統一,並近期有使用陶瓷或鈦等抗刮痕材質的款式。


耐磁性


機械式腕錶的機芯都以精緻的金屬零件組成,若曝曬在強力磁性環境會使零件磁化,在精準度上會因此產生異常或是無法運作等問題,而潛水時多數器材都會使用磁石,因此若有這方面的講究可先在品牌的商品介紹網站等蒐集相關資訊,選擇較高階的款式。

以ISO(國際標準化組織)基準來說,一般腕錶需通過約1,600A/m(20高斯)的耐磁性,而潛水錶的基準則為必須要有4800A/m(直流60高斯)以上的耐磁性。


能見度要求:錶盤・指針

 


潛水錶預設使用環境是在黑暗的水中,因此錶盤上的數字、指針多數款式採用夜光塗料,錶盤較大(字體也較大),指針不僅是較粗肥,還會加上特殊的設計。

是否有夜光功能、指針、錶盤的可讀性是否良好都是使用上的重要要素,也是選擇時的參考點。


錶帶扣

 


多數款式採用可配戴在潛水衣外面的設計錶帶扣,這也是潛水錶的特徵之一。
以Rolex Glidelock延展系統「Glidelock extension system」來說,可以在不使用工具的狀況中延長到2cm,延長的部分可固定在背扣內側,解除鎖扣後滑開可以2mm的間隔做調整。

潛水人可以在潛水衣外面配戴腕錶是一個貼心的設計,當然日常要配戴也是沒有問題的。


比一般大的錶殼尺寸、厚度、重量


潛水錶尺寸較大且較有厚度,防水性越高有越厚重的傾向,選購時建議先配戴一下感受它的「分量」。

潛水錶當中有1000m以上防水性能的款式。高階款潛水錶錶殼多數直徑在45mm上下,厚度則有15mm以上屬於偏大的設計,若您身形較嬌小的話,配戴過大的錶可能會很突兀,或是說配戴過度沉重的錶讓使用者感覺不方便等的問題,因此選購的時候建議將這些要素也列入考量。


排氦氣閥門


在深海進行飽和潛水時所使用的氣瓶使用對人體無害的氦氣代替氮氣,而此氦氣氛子極小,會很容易滲入腕錶內,在高壓的環境入侵的氦氣於浮出水面的過程中會隨著氣壓下降使錶殼內壓升高,嚴重的話可能產生腕錶爆裂的危機,為了避免這樣的狀態,潛水錶會有排氦氣閥門的設計,這也是潛水錶的特徵之一。


總結


今天與各位一起看過潛水錶的基本功能,除了勞力士之外,SEIKO、歐米茄Omega等的潛水錶也是非常推薦的,不同的品牌有其不同的設計特徵,希望各位以上述的幾個要素,在眾多款式當中找到合適的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