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最明顯的差異在於體積的大小,不同大小給人不同的印象,因此要挑選珍珠類的飾品可以由大小開始做決定。

今天要向各位介紹珍珠的大小及種類。


甚麼會影響珍珠大小?


在養殖珍珠業界中,珍珠「核」的大小會決定養成後的珍珠大小,一般來說小珍珠以小核心、大珍珠以大核心養成,尺寸不是偶然形成,而是一開始就由養殖業者決定好的,是一場有計畫性的養成任務,雖說如此,也不是所有的尺寸都可以擅自養成。

大珍珠的養成對於貝類們來說是極大的負擔,有可能在養殖途中就死去;而小珍珠或許較好養成,但由於尺寸太小定價不能太高,對養殖人員來說費工又不賺錢,因此較少人投資於此。

隨著時間推移,人們逐漸理解甚麼樣的貝類可以養殖出甚麼樣的珍珠,隨著不同的貝類可養殖出的珍珠大小範圍也逐漸明朗化,以日本的Akoya貝(又名馬氏貝)珍珠來說,可高比例的養殖出7mm~8mm大小的珍珠,而體型較大的貝類可以形成更大顆粒的珍珠。


什麼是珍珠的「核」?


珍珠的「核」就是在珍珠中心部位的核芯,將「核」植入貝殼裡,藉著逐漸形成的珍珠囊養成珍珠,珍珠核的材料通常來自密西西比淡水中,有著兩片殼的貝殼,將這些貝殼切割加工打磨後塑造為圓形使用。
※所謂的珍珠核也有品質的差異,一般以正圓形並無外傷,沒有成長時的線條及顏色為優質品,可以養出品質好的機率較高。


常見珍珠種類


Akoya珍珠(又名馬氏貝珍珠)


日本產的Akoya貝可高比例的產出7mm~8mm大小的珍珠,最小也大約3mm上下,最大可以收成到11mm大小的珍珠。

在1980年時代,珍珠項鍊使用的珍珠大小主流為7~7.5mm,藉著養殖技術的提升加上品種改良的結果,現在主流則是8~8.5mm大小的珍珠。

※3mm~4mm左右的珍珠稱為「baby珍珠」,較多會使用在休閒穿撘的飾品搭配。

 

南洋白蝶珍珠


南洋白蝶珍珠是由生長在南洋的白蝶貝養殖,白蝶貝當中由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地區會養出偏金色系等色素較強烈的珍珠,而白色系的珍珠則主要為澳洲北部阿拉弗拉海(Arafura Sea)養成。

大顆粒魅力的白蝶貝珍珠大小約直徑10mm左右,主流大小為10mm以上,市面上常可看到11~13mm大小的尺寸。


大溪地黑珍珠


黑蝶貝主要在大溪地養殖,本身就是持有黑色素的貝類,地理位置上海水溫度較高,而蝶貝母貝本身的大小較大,因此可以養殖出較大顆粒的珍珠。

美麗的大溪地黑珍珠以10mm以上為主流,市面上流通的多為11~13mm大小。

 

淡水珍珠


淡水珍珠多為中國產,以5mm以下的小顆粒珍珠出名,不過有時候也會出現向南洋珍珠一樣,大小10mm以上的珍珠,且頗有人氣,也就是說有大範圍不同尺寸的淡水珍珠。
 

珍珠的直徑大小及其重量

總結


以上我們針對珍珠的種類及大小稍微做了解說,希望各位可以更了解珍珠的細節。

附帶一提,目前主流的珍珠項鍊所使用的珍珠大小大約落在8~8.5mm,不過還是要依個人身形及年紀、場合等要素考量進行挑選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