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母綠寶石(英: emerald)為綠柱石(英: beryl)的一種,擁有濃豔綠色調的寶石。
祖母綠寶石的價格判斷基準
祖母綠寶石以大小、克拉重量(Carat)、切工(Cut)、裂紋狀況、設計性或出產國而影響價格。
●克拉重量(Carat):克拉數越高稀罕度越高,價格越高。
●顏色(Colour):顏色濃厚、內含物越少價格越高。
●設計性:珠寶、飾品設計及切工受當時的流行相關影響。
●產地:隨著不同的產地,內含物及色澤會不同,顏色越濃厚價格越高。
祖母綠寶石種類
天然祖母綠寶石
祖母綠寶石隨著不同產地而有不同的綠色調,不同產地也大大影響價格,推測主要是含釩(vanadium)元素影響。
尚比亞產的祖母綠有著均勻的綠色,而哥倫比亞產的祖母綠顏色看起來雖然集中在表面,但它透明度高,有著純粹的綠色調,備受大眾喜愛。
祖母綠貓眼石
表面呈現一條光澤線條的祖母綠寶石,是極為罕見的祖母綠寶石。
達碧茲(Trapiche)祖母綠
達碧茲,「Trapiche」在西班牙文為甘蔗壓榨機,由於形狀與其齒輪相似而以此命名。黑色的六條紋路由中央向外放射線狀呈現,為祖母綠寶石形成時被鎖在內的一種碳質物質而來。
合成寶石及仿製寶石
合成紅寶石
合成寶石以科學成分合成,由人工製出類似寶石的結晶體為合成寶石。又稱驗室培育寶石。合成寶石可在實驗室中模仿天然寶石生成過程培育,並加入與天然寶石相同的成分製作,但仍舊非天然寶石。
仿製紅寶石
仿製寶石是模仿寶石的假珠寶,多數使用玻璃或更加劣等的材質,僅為模仿天然寶石外觀的珠寶,市面上有許多謊稱天然寶石的飾品其實是仿製寶石。
祖母綠寶石產地及特徵
哥倫比亞產
祖母綠寶石有50%以上為哥倫比亞產,而哥倫比亞的祖母綠相較結晶體較大,除了產量大之外多數為乾淨的純粹綠色調寶石,也被視為最有價值的祖母綠寶石,不但內含物少透明度又高,略帶藍色為其特徵。
※哥倫比亞祖母綠寶石內含有三相物,所謂三相物,就是寶石的內含物同時俱有液體、氣體,和固體三樣特徵,最高級祖母綠在西班牙被稱為Gota de Acete,英文為Drop of oil,中文為「油滴現象」。
尚比亞產
尚比亞20世紀才正式開採祖母綠寶石,所產出的原石多為圓弧狀需經過打磨,附帶些微的黃色。初期品質良好的原石居多,但近年隨著需求量增加及生產成本提升,因此市面上加工處理的祖母綠寶石增多,將傷痕多的寶石以浸油或是樹脂加工處理,使其色澤更亮麗。
桑達瓦納產
南非辛巴威著名的桑達瓦納礦場,這裡的祖母綠寶石小卻有極大的存在感,帶著微微黃色調的綠寶石有其獨特的美麗色澤,當中有些可以看到內部交叉的針狀線條,像是透閃石紋路的纖維狀結晶體。
21世紀後產量急速減少,市面上多數為浸油處理過的寶石。
埃及產
據說歷史最悠久的祖母綠礦山在埃及,可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館看見當時的祖母綠首飾展示,傳說埃及豔后克麗奧佩特拉極為喜愛祖母綠寶石,並擁有自己的祖母綠寶石礦山,而此埃及的礦山於1817年被發現後再度開始採集,直至2021年仍舊有陸續發現新祖母綠寶石的報導。
巴西產
在大航海時代,於哥倫比亞發現大規模的祖母綠寶石礦山之後,在巴西也發現了祖母綠寶石礦床。在目前仍舊可產出黃金等寶石的「米納斯吉拉斯州」,以其為中心開採祖母綠寶石。
※100年以前的巴西產祖母綠有可能是綠色碧璽。
另外,巴西曾在「巴伊亞州」發現380kg的祖母綠寶石,其價格據說相當於四億美金,為世界紀錄最大的祖母綠寶石。
阿富汗產
發現許多高品質的阿富汗祖母綠寶石。
自然歷史學家普林尼曾記錄過三個祖母綠寶石的開採地:埃及、奧地利、阿富汗。
阿富汗的祖母綠礦區位於東北部的潘傑希爾山谷,目前仍有200以上的礦山開採中,是最被看好的開採區。
其備受關注的原因在於近年開採到品質極高的原石,其祖母綠透明度之高可比擬最高品質的哥倫比亞產,有不須經過其他加工處理的品質。
或許有些人有印象,2015年在香港佳士得以1756港幣成交的10.11卡拉祖母綠飾品,它就是未經過化學處理的祖母綠。
奧地利產
在古羅馬時代與埃及並肩為祖母綠寶石的產地,位於奧地利薩爾斯堡的哈巴赫山谷(Habach Vally)。
海拔2,000m以上的地理位置也不影響羅馬人對其的開採,歐洲多數國家的王冠都由這裏的祖母綠寶石點綴。
目前雖是已被規劃為國家公園的山谷,不過年間仍舊擁有50平方公尺的開採範圍,在收藏家中極有人氣,並可在河川附近看見自由尋找祖母綠寶石的遊客。
另外,奧地利產的祖母綠寶石結晶體多數為不適合切割的大小,因此價格沒有其他產地的祖母寶石高。
總結
哥倫比亞產的祖母綠寶石數量最多且品質良好,基本上南美洲出產的祖母綠寶石都有不錯的品質,其他像是:巴西、辛巴威、尚比亞、巴基斯坦、印度、阿富汗、馬達加斯加產出的祖母綠寶石品質也不錯。
評價標準為顏色及透明度(內含物),顏色濃郁透明度高且幾乎無內含物的祖母綠寶石價格較高,顏色太淺、太濃、內含物多透明度低的寶石價格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