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rity Enhancement 凈度優化處理・Treatment
在購買寶石的時候附贈的鑑定書上,可以確認寶石是否有經過優化處理,而優化處理是為了使寶石外觀更美麗而進行的處理,紅寶石、藍寶石、祖母綠寶石多數都經過優化處理,而妥善的優化處理不會改變其屬於天然寶石的身分,當然非妥善處理的寶石其價值就因此而大打折扣。
 
今天帶各位一起了解寶石優化處理中的Enhancement及Treatment處理。
 

為了提升寶石的優化處理

 
開採後的寶石原石會經過研磨、切割修飾,而多數寶石無法僅由研磨、切割改善其龜裂、缺陷等其他肉眼無法看見的細微瑕疵,而這些因素會影響寶石的透明度,因此為了改善龜裂、裂痕、缺口等不那麼明顯,會以折射率相近的材質填充,填充物舉例有油類、樹脂類等。
 

優化處理分Enhancement及Treatment

 
同樣以填充的方式優化寶石的方法,卻隨著填充物的不同分為Enhancement(改良)處理及Treatment(改變)處理,而這也影響著寶石的價格。
 
填充物種類常見有蠟、油、樹脂、鉛玻璃。
 

Enhancement處理:視為天然寶石

 
填充物為「蠟」
使用蠟為填充物的優化處理可以清除刮痕等,讓寶石表面變光滑增加光澤,在玉石、青金石、拉長石常見以此方法優化寶石。
 
填充物為「油」
使用油為優化填充物的寶石多半是為了防止原有的裂痕、傷痕隨著切割、研磨被擴大,是為了提升品質而施行的優化作業,像是被稱為「沒有無裂痕的祖母綠」寶石幾乎都經過浸油處理,所使用的油一般為樹木中提取的雪松油。
 

Treatment處理:降低寶石價值

 
填充物為「樹脂」
為了填補傷痕、裂痕而使用樹脂代替油的優化處理為Treatment處理,因為樹脂的折射率比油更接近祖母綠,若遇到明顯的裂痕常為了達到大幅度的改善以樹脂進行填充,而以樹脂填充的寶石會失去市場價值。
 
另外像是比較脆弱的綠松石,為了在研磨時增加其強度有時會以樹脂填充。
 
填充物為「玻璃」
目前市面上可見,透明度高的紅寶石、藍寶石、祖母綠、鑽石等多數經過玻璃填充處理,雖然這個方式可達到極高的改變度,但經過鉛玻璃處理的寶石僅有「玻璃珠」的價值,若在鑑定書上看到「寶石名+玻璃」或「玻璃填充處理」的資訊請思考一下其價格是否合宜。
 
若鑑定書上沒有標示「填充處理」或「玻璃處理」,只要有標示「透明物質填充」等資訊,很高的機率是玻璃填充處理的可能性。
 

總結

 

優化處理的方式影響寶石價格

 
Enhancement及Treatment都是為了使寶石更加亮眼而進行的優化處理,不過重要的是要明白使用甚麼樣的填充物會如何影響寶石的價格,並辨別眼前的寶石售價是否為其適當的價格,才不會讓自己經歷「買到虧損品」的經驗喔。